
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5.6%,其中70%以上由遺傳因素導致。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PGT)通過胚胎植入前精準篩查,可淘汰99%攜帶致病基因的胚胎,將單基因遺傳病阻斷率提升至100%,真正實現優生關口前移。
1. 染色體數目異常篩查(PGT-A)
目標疾病:唐氏綜合征(21三體)、愛德華氏綜合征(18三體)、特納綜合征(X單體)等
技術原理:采用高通量測序(NGS) 檢測胚胎染色體非整倍體
適用人群:
女方年齡≥38歲的高齡孕婦
經歷≥2次不明原因流產或移植失敗
生育過染色體病患兒的家庭
2. 單基因遺傳病篩查(PGT-M)
高發疾病:
地中海貧血:中國南方人群攜帶率高達15%,重型患兒需終身輸血
脊髓性肌萎縮癥(SMA):嬰幼兒致死性神經肌肉病,人群攜帶率1/50
血友病A:X連鎖隱性遺傳,男性發病率1/5000
技術突破:
結合單倍型連鎖分析+突變位點直接檢測,精度>99%
可篩查200余種單基因病,對常染色體隱性病阻斷率達100%
3. 染色體結構重排檢測(PGT-SR)
干預重點:平衡易位、羅氏易位(如13/14易位)、倒位等
臨床價值:
將平衡易位攜帶者的流產率從>60%降至<10%
健康活產率從不足20%提升至50%-65%
4. 遺傳性腫瘤基因篩查(特殊PGT-M)
高發腫瘤類型:
神經纖維瘤病1型(NF1)、遺傳性乳腺癌(BRCA1/2)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PC)、結節性硬化癥(TSC1/2)
成效數據:截至2025年3月,中信湘雅醫院通過PGT技術已助力90名“無癌寶寶”出生,總體抱嬰率達53.25%
針對無家族史但要求全面排查的夫婦,推薦擴展性攜帶者篩查(ECS):
覆蓋范圍:一次性篩查600+種單基因病,包含常染色體隱性與X連鎖疾病
重點篩查病種:
囊性纖維化(歐美高發)
苯丙酮尿癥(中國新生兒篩查必檢項目)
杜氏肌營養不良(X連鎖致死性疾病)
標準化操作四階段
基因預診斷:夫婦雙方完成基因檢測明確致病突變
囊胚期活檢:取滋養層5-10個細胞(不損傷胎兒發育核心)
并行檢測:
PGT-M/PGT-SR需同步進行PGT-A排除并發異常
采用NGS+生物信息學分析確保準確性
凍胚移植:僅選擇完全健康胚胎植入
技術局限性說明
不可篩查類型:
多基因病(如高血壓、糖尿病)
新發突變(非父母遺傳的基因變異)
慎用情況:
動態突變疾病(如亨廷頓舞蹈癥)
嵌合體胚胎(需個體化評估風險)
高齡/反復流產人群:優先選擇PGT-A+夫妻染色體微陣列分析,排查染色體數目異常
單基因病家族史夫婦:必須進行PGT-M+家系驗證預實驗,精準鎖定致病位點
染色體平衡易位攜帶者:需聯合PGT-SR+PGT-A,同步排除結構重排與數目異常
無家族史但要求全面預防:推薦PGT-A+ECS篩查,并由遺傳咨詢師解讀報告
?? 核心提示:試管遺傳病篩查是阻斷出生缺陷的“黃金盾牌”。根據《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通過PGT技術干預的單基因病家庭,累計活產率提升至65.7%(較常規試管提高23.4%)。建議所有試管助孕夫婦接受專業遺傳咨詢,定制篩查路徑。
微信掃一掃
咨詢客服
微信客服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