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管嬰兒都在關心:要不要養囊?養囊的目的就是為了選擇發育潛能更優的胚胎以提高試管的成功率,并且降低多胎妊娠的發生率和風險,以及預防宮外孕的發生。試管養囊有什么風險?養囊的過程其實就是胚胎“優勝劣汰”的過程,只有質量等級比較好的胚胎才能養囊成功。所以說,養囊也會存在“無胚可移”的風險。
囊胚移植更符合人體生理情況,胚胎和子宮內膜發育更同步。因為囊胚培養優化胚胎選擇過程,所以囊胚培養能增加植入率,降低流產率。
養囊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用,因為在囊胚培養的過程中,個別情況下會發生部分或全部胚胎停止發育甚至死亡,而導致本周期無可用胚胎。

試管養囊有什么風險?
1.無胚可移
由于體外培養的局限性,有些可以在母體內繼續發育的胚胎,在體外卻不能繼續發育成囊胚,如果貿然將所有胚胎養囊的話,存在失敗的風險,可能會導致無胚胎可移植。
2.對技術要求更高
胚胎在不同發育階段,對培養液的要求是不同的,囊胚培養不僅需要特殊的培養液,更需要良好的培養環境和囊胚冷凍技術。因此,只有培養條件和冷凍技術較為成熟的生殖中心。
3.各種應激和風險增加
體外培養時間相對更長,可能會淘汰一些原本可以移植的胚胎,當然各種應激和風險也隨之增加。
如果您存在以下情況,醫生可能會建議您進行囊胚培養:
1.以往多次胚胎移植但反復種植失敗,懷疑存在胚胎發育潛力不足者,可以選擇囊胚培養,進一步了解胚胎的發育潛力。
2.鮮胚周期形成多個胚胎但胚胎質量一般者,可以考慮先進行囊胚培養后再進行冷凍或者移植,提高治療效率。
3.輸卵管性不孕患者,以往有宮外孕病史者,可以考慮囊胚移植,因為囊胚移植周期相比較第3天胚胎移植周期的宮外孕發生率更低。
4.一次凍胚移植周期,如果解凍胚胎個數多于移植個數,可以考慮囊胚培養后再移植或者挑選最好胚胎移植后,剩余胚胎再進行囊胚培養。
試管養囊標準不僅僅是對胚胎的質量級別有要求,對胚胎數量、實驗室環境、人員的技術等都有高要求,在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有可能導致養囊失敗,所以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要進行養囊。
上一篇:試管胚胎移植失敗后多久能再移植?
下一篇:德璞診所如何判斷囊胚質量?
微信掃一掃
咨詢客服
微信客服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