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質量是影響試管嬰兒成功率很重要的因素。一般給患者移植的胚胎處于第3天的卵裂期或者是第5-6天的囊胚期。所以工作人員通常會選擇第三天的胚胎應用形態學評分法進行評價。對于第三天后的胚胎繼續培養稱之為養囊,通常選擇第五天來觀察其出囊情況,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解讀胚胎級別怎么分。
卵裂期胚胎報告怎么看?
1.1號取卵,1.1當日受精,被置入胚胎培養箱內,大約48-72小時后,受精卵會長成為包含4至9個細胞的卵裂期胚胎。那么1.4上午,我們就有了第三天的胚胎。并此時,胚胎實驗室開始對胚胎進行形態學評級。
Tips:胚胎的發育是個動態的過程所以不同時期的評級標準不一樣,這里主要是對第1-3天(D1-3)的卵裂期胚胎和第5-6天(D5-6)的囊胚進行評級。
胚胎級別怎么分?
細胞數:第三天胚胎至少要>6個細胞,才能成為有效胚胎,但也偶有4或者5細胞的胚胎最終可以成活,一般情況下8細胞及以上可以被稱為優胚,但還要看等級哦。
卵裂均勻程度及碎片:理論上,卵裂球進行一次分裂,胞質均勻等量分到兩個子卵裂球中;如果不是均一分配,會出現卵裂球大小差異明顯的現象。
在這個分裂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大小不一、胞質不均一的小小細胞(體積明顯小于卵裂球),稱之為碎片。碎片程度越小,胚胎發育潛能越好。
第三天胚胎分為4個等級:A級、B級、C級、D級或者用數字表示:如1級、2級、3級、4級。

所有的等級都是按樣子分的,所以目前我們所謂的胚胎質量的標準,就是胚胎長的“好不好看”。
A級(I級):胚胎卵裂球折光正常、大小均勻,外形規整,透明帶完整,碎片量少于10%或者沒有,是試管嬰兒術中最理想的胚胎;
B級(II級):卵裂球折光性一般,大小不太均勻,碎片<20%;
C級(III級):細胞團的大小和形狀以及單個細胞的顏色和密度存在嚴重的不規則。至少有25%的細胞結構是完好的、具有活性的胚胎細胞團;
D級(IV級):不能使用的胚胎,標志著胚胎死亡或者退化。退化的胚胎、卵母細胞或1細胞胚胎,沒有活力。
一般來說胚胎A級和B級就是比較好的,C級也是可以用的,但效果不及A、B級的好,D級就比較差了,一般不會移植和冷凍使用。
囊胚期胚胎報告怎么看?
培養到第5天的囊胚主要是由囊胚腔、內細胞團、滋養外胚層組成。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是Gardner提出的囊胚評價方法,從囊胚腔的擴張狀態、內細胞團和滋養外胚層的發育對囊胚進行評估。
根據囊胚腔的大小和是否孵化,將囊胚發育分為6個時期,1~2期的囊胚統稱為早期囊胚(EB),3~6期的囊胚根據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細胞分為A、B、C三個等級。
囊胚期胚胎報告代表含義
報告中第一個數字(3-6)是表示囊胚的發育階段,第二個字母是胚胎內部細胞團的質量(A-D,A最好),第三個字母代表胚胎外部滋養層的質量(A-D,A最好)。
第一個數字代表發育快慢:
1=Early blastocyst早期囊胚(囊胚腔<1/2大小);
2=Earlyblastocyst囊胚(囊胚腔>1/2大小);
3=Fullblastocyst完全囊胚;
4=Expanded blastocyst擴張的囊胚;
5=Hatching blastocyst孵化中囊胚;
6=hatchedblastocyst完全孵化囊胚。
第二個字母代表胎兒部分,即內細胞團分級:
A級:細胞數目多,排列緊密;
B級:細胞數目少,排列松散;
C級:細胞數目很少。
第三個字母代表胎盤部分,即滋養層細胞分級:
A級:上皮細胞層由較多的細胞組成,結構致密;
B級:上皮細胞層細胞不多,結構松散;
C級:上皮細胞層稀疏。
一般培養至第五或者第六天還處于1期或者2期的囊胚被稱為早期囊胚,不符合冷凍要求,實驗室一般不予冷凍,會再培養觀察看看。
處于3至6期的囊胚才會對其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細胞進行質量分級后具體評估。正常情況下,CC級以上的囊胚可以用來冷凍或者移植,DD級的囊胚一般會建議放棄。
在試管嬰兒技術發展最初期,胚胎的形態學等級一直被視作是決定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現在有了PGS(所謂的“三代試管嬰兒”)之后,胚胎的遺傳學等級(胚胎的染色體是否存在非整倍體)取代了形態學等級,占據重要地位。現在胚胎的評判標準還是主要依靠外觀來對胚胎進行評分,雖然這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但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評分標準。
上一篇:怎么提高試管嬰兒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下一篇:試管嬰兒為什么要黃體支持?
微信掃一掃
咨詢客服
微信客服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