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常見的女性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之一,是引起女性排卵障礙性不孕、月經失調和高雄激素的重要原因,影響著6%-21%育齡期女性的生育能力。為了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建議患有多囊卵巢的女性在前就調理身體,可有效提高獲卵率,幫助成功妊娠,達成所愿。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多囊卵巢會引起哪些問題,做試管前如何調理。
多囊卵巢綜合征會引起哪些問題?
1、月經不調及無排卵或稀發排卵
PCOS女性的月經常表現為周期不規律、月經稀發、量少或閉經,也可有經量過多及不可預測的經間期出血,影響正常生活。在少數情況下,PCOS 患者有規律月經周期,但因卵泡發育及成熟障礙而導致無法正常排卵。
2、子宮內膜增生
PCOS 女性由于長期無排卵或稀發排卵,子宮內膜受單一雌激素刺激而無孕激素拮抗,子宮內膜長期處于增生狀態,同時子宮內膜較厚影響胚胎著床與妊娠率和活產率均顯著降低 ,流產率顯著升高 。
3、自然流產風險增加
PCOS 女性存在性激素紊亂、代謝失調、肥胖等病理變化,其中高黃體生成素、高雄激素、高胰島素、肥胖、泌乳素輕度升高,導致黃體功能不全和絨毛間隙血栓形成傾向等,被認為是 PCOS 自然流產率增高的高危因素,這些因素或獨立或共同作用致使患者自然流產的發生。
4. 黃體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iciency ,LPD)
PCOS 患者因內分泌狀態不平衡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 ,排卵后黃體不能正常發育而產生黃體缺陷,導致妊娠后LPD,繼而引發流產。
在進入試管助孕周期前,如何調理?
1、體重管理
高雄激素和胰島素抵抗是 PCOS 的主要病因,60%-80%的PCOS女性有胰島素抵抗,約 95%的肥胖女性有胰島素抵抗,約90%患者有高雄激素血癥,這增加了心血管病和 2 型糖尿病的風險,嚴重影響了多囊女性的健康。PCOS 的一線治療方式為生活方式干預,尤其是超重和肥胖PCOS女性應當合理飲食,每日攝入熱量為1200-1500千卡,每周運動至少3次,每次至少運動 40min。通過限制熱量攝入、藥物治療、運動消耗、行為干預、手術治療等方式減重,并戒煙戒酒,來達到減輕胰島素抵抗、降低游離睪酮水平,減少月經紊亂、多毛及痤瘡等癥狀。
2、情緒管理
50%-80%的PCOS女性合并肥胖,且多為腹型肥胖,由于過多的內臟脂肪組織聚集,導致大量炎性因子釋放促使機體處于慢性低度炎癥狀態。研究表明抑郁癥與慢性低度炎癥狀態、增高的炎癥因子 TNF-α 和 IL-6 有密切關系,會影響神經細胞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水平,導致抑郁、焦慮等不健康情緒。另外,不孕不育、多毛痤瘡、肥胖、其他慢性疾病均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并造成患者的心理負擔,使得患者處于焦慮、抑郁等狀態。
因此在 PCOS 診斷時應進行焦慮、抑郁癥狀的篩查,以及時發現是否存在抑郁或焦慮。不良心理問題同時也會影響生理功能,會加重患者的內分泌應激異常,會使得病情不斷惡化。
可以通過規律作息、戒煙戒酒、增加運動等方式,減少應激狀態,避免加重情緒異常。同時,減重可以有效幫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生活質量。家人及朋友的情感支持可以正面引導 PCOS 患者消解焦慮情緒,改善自我認知。
3、藥物調理
復方口服避孕藥(COC)是 PCOS 高雄激素的一線藥物。COC 主要由雌激素和高效孕激素組成,通過抑制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黃體生成素來抑制卵泡的發育,降低雄激素的產生,COC 可提高性激素結合球蛋白的水平,從而降低游離睪酮水平以及減少雄激素的外周作用。目前臨床常用的 COC 例如媽富隆或優思明等。
另外,在進入試管助孕周期前,泰國試管助孕師也會指導女性服用避孕藥物進行降調,這主要是因為女性每個月的數個卵泡中存在一個優勢卵泡,通過吸收卵巢中其他卵泡得以生長,致使其他卵泡凋亡。因此,抑制優勢卵泡的生長可以在促排取卵時使多個卵泡發育均勻、同步,獲得較多成熟卵子。由于這些卵子來自于原本即將消失、凋亡的卵泡,因此不會過度消耗卵泡數量,不會對身體有任何影響。
定制科學促排方案,幫助多囊女性成功妊娠
在促排卵時,泰國試管助孕師會先根據女性的年齡、卵巢功能、基礎卵泡數量及雌激素水平等指標制定促排方案。整個助孕過程都有一位助孕師全程負責,實時監測卵泡,經過多次驗血和陰超檢查,了解卵泡發育情況、雌激素和孕酮指標等,并及時調整藥物用量。
同時,再促排用藥的第五天或第六天,助孕師會加入拮抗劑藥物(一種保卵針),可有效防止卵巢過度刺激和卵泡成熟過早排出,幫助女性更健康、更安全的獲取多個成熟優質卵子。接著,運用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ICSI在顯微操作系統作用下將單一精子注射到卵子內,完成精卵結合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再進行囊胚培育。
泰國試管助孕師會選擇適宜的囊胚移植時間,當子宮內膜厚度至8-12mm時將囊胚移植到子宮內,成功率更高,可以有效提高多囊女性的臨床妊娠率,降低自然流產率,實現優生優育。
微信掃一掃
咨詢客服
微信客服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