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性必查項目
生殖系統評估:婦科超聲(排查子宮畸形、卵巢囊腫)、白帶常規(檢測陰道炎)及宮頸防癌篩查(TCT/HPV);
傳染病篩查:乙肝、梅毒、艾滋、TORCH五項(弓形蟲/風疹/巨細胞病毒等),避免母嬰垂直感染;
內分泌與代謝:性激素六項(月經第2-4天查)、甲狀腺功能(TSH)、空腹血糖,預防流產或胎兒發育異常。
2. 男性關鍵檢查
精液分析:評估精子濃度、活力、畸形率(禁欲3-5天后檢測);
遺傳病攜帶篩查:若女方檢出遺傳病風險,男方需同步檢測(如地中海貧血高發地區);
泌尿生殖系統檢查:排除精索靜脈曲張、前列腺炎等影響精子質量的疾病。
常規人群:孕前3個月起每日0.4mg,持續至孕早期結束,降低神經管缺陷風險70%;
高風險人群:曾生育神經管缺陷兒或服抗癲癇藥者,需每日4mg;
男性協同補充:鋅+復合維生素提升精子質量,尤其適用于精子DNA碎片率>30%者。
食物輔助:動物肝臟、深綠葉蔬菜、豆類富含天然葉酸,但烹飪損失率達50%,需以補劑為主。
1. 環境毒素防御
遠離新裝修房(甲醛)、農藥、重金屬(鉛/汞)及電離輻射;
避免染發、桑拿、電熱毯(高溫損傷精子)。
2. 行為習慣優化
戒煙戒酒:煙草中20余種毒素致染色體畸變,酒精降低卵子成熟度;
規律作息:熬夜擾亂性激素分泌,建議22:30前入睡;
壓力管理:焦慮使受孕率降低29%,可通過瑜伽/冥想調節。
3. 運動指南
女性:每日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瑜伽),BMI控制在18.5-23.9;
男性:避免騎行(壓迫睪丸),優選游泳、慢跑。
高血壓/糖尿病:病情穩定前避孕,妊娠期子癇風險增加3倍;
甲狀腺疾病:甲減未控制者流產率達40%,TSH需調整至<2.5mIU/L再懷孕;
口腔疾病:孕前治愈齲齒、牙周炎,避免早產風險上升2倍。
用藥安全:降壓藥(ACEI類)、抗抑郁藥需替換為孕期安全藥物,至少提前3個月調整。
月經規律者:
排卵試紙:月經第10天起測,強陽后12-24小時為黃金受孕窗;
基礎體溫:排卵后體溫上升0.3-0.5℃。
月經紊亂者:
B超監測:卵泡>12mm時隔日監測,直徑達18-20mm時排卵;
促排卵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需藥物誘導排卵。
同房技巧:事后平躺墊高臀部20分鐘,減少精液流出。
1. 剖宮產史女性
術后2年再懷孕,孕前B超評估子宮瘢痕厚度(需>3mm);
警惕胎盤植入、子宮破裂風險。
2. 高齡女性(≥35歲)
加查AMH評估卵巢儲備,35歲以上自然流產率升至25%;
建議遺傳咨詢,必要時采用三代試管(PGT)技術篩除染色體異常胚胎。
3. 反復流產者
病因排查:抗磷脂抗體、凝血功能、夫妻染色體核型分析。
| 類別 | 必查項目 | 
|---|---|
| 女性 | 婦科超聲、TORCH、甲狀腺功能、性激素六項、宮頸癌篩查 | 
| 男性 | 精液常規、泌尿生殖系統檢查、傳染病篩查 | 
| 夫妻同查 | 血型(ABO+Rh)、地中海貧血基因(南方地區)、遺傳病攜帶篩查(必要時) | 
 
						微信掃一掃
咨詢客服 微信客服二維碼
微信客服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